2016年应急管理和新闻宣传工作,按照全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视频会议的统一部署,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开展“两学一做”活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2016年上半年主要工作小结如下:
一、应急管理工作
1.完善三项制度建设。一是开展了《福建省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工作。二是制定《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发布管理办法》。三是制定《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实施方案(试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
2.抓好舆情监测处置。一是抓好监测舆情。发挥好省局“舆情监测”平台的作用,坚持24小时不间断监测,监测信息28449条,及时向“舆情监测群”发送舆情信息;及时向总局上报月、季度的食品安全事故/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食物中毒情况。二是编好《食品药品舆情快报》。设置“本省舆情”、“监管动态”、“高层声音”、“兄弟省市”、“媒体关注”等栏目,及时将重要舆情呈报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三是科学分析研判舆情。以周、季、半年为周期,及时分析阶段性舆情特点,编制《舆情分析报告》。四是及时督办处置。今年以来,与相关业务处室一道,对各类舆情及时督促、指导基层开展舆情核实与处置。
3.创建应急示范企业。为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好新《食品安全法》第63条、102条、《药品管理法》第70条等规定,省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创建工作指导思想、工作步骤、实施方法,提出了创建标准和任务要求。推动我省食品药品企业应急管理工作上水平。
4. 及时公开抽检信息。按照省局《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规定,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药品质量公告等信息按照信息公布程序,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二、新闻宣传及科普工作
1.提升科普宣传活动成效。一是做好“一老一少”科普。在“一老”活动中,注重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由我局会同省科技馆、海峡消费报社联合举办的“食品传言大求真”系列讲座,于6月26日开讲,第一个主题是菜蓝子里的谎言与真言。在“一少”活动中,省局与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福建记者站共同开展“第二届福建食品安全校园行”、“关爱青少年食品安全校园行”公益活动,6月27日首站走进福建农林大学,以潜移默化的宣传方式营造校园食品药品安全科普氛围。二是提升“微科普”宣传水平。今年4月与省政法委官微“清朗天空”的互动合作,省局官微加入了“政法系统微矩阵”的微平台,拓展了微领域,提升了省局官微的档次。通过省局“两微”平台,推送法律解读、监管动态、温馨提醒等信息,普及公众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关。三是注重宣传活动实效。(1) 开展“3.15”消费者维权日宣传活动。以食品药品安全权威发布、播放食品药品监管VCR宣传片、参与省“3.15”大会等维权活动。(2) 开展6月“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以“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于6月13日上午在福州泰禾广场,省局配合省食安办举办了“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现场发放《食品安全法》、《饮食用药安全常识》、《中小学生饮食用药安全指导手册》等10余种读本,接受群众法律政策、科普知识咨询;于6月30日在福建会堂,省局与福州市市场局、新华网福建频道共同举办举行了“2016福建省第三届食品安全高层对话暨首届福建省食品发展大会”,以“永续创新,绿色发展”为主题,邀请了食品企业、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各界人士近300余人参加;于6月27日下午在福州,省局与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福建记者站共同举办了“2016中国(福建)第二届食品安全峰会+中国(福建)国际食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参加论坛的有企业家、新闻媒体、大学师生、消费者代表近300人。
2.建好宣传阵地。一是与《中国食品安全报》合作开设“福建专刊”专版,每月一专版;与《海峡消费报》共同开办的“食品药品监管”专版,每期有专版。二是推进食品药品联播网建设。从去年6月开始逐年分期实施的“福建省食品药品安全公益宣传牌(联播网)”,目前,已与9个设区市对接。厦门、福州、宁德、漳州、龙岩等市局还专门下达相关文件。充分发挥“联播网”食品安全宣传阵地的作用。
3.强化新闻宣传队伍能力提升。为进一步提高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新闻宣传工作水平,推动监管工作与宣传工作相互促进。于5月25-27日,举办了由各设区市局负责新闻宣传工作负责人、部分县局负责新闻宣传人员、省局各处室、直属单位新闻联络员等60人参加的“全省系统新闻宣传知识培训班”,主要培训手机新闻摄影、新媒体技术在新闻宣传中的运用、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等内容。提升新闻宣传队伍能力。
省局应急管理处
2016年7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